返回

电地暖设计有哪些要注意的

提问者:亢鹏辉 阅读:1172
2017-10-13 15:07

已有4条回答

  • 习诗学词找此群 回答数:84 │ 被采纳:0
    2017-10-13 15:28

    电地暖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电地暖系统的功率一定要和房屋面积相匹配,不能出现过大或者是过小。2.电地暖盘管的间距设计要适中,盘管的间距是由房间热负荷、供回水温度及温差、保温层及厚度、填充层及厚度、装饰面层及厚度等一系列的因素所决定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3.在南方地区,适宜采用干式铺装法。这种铺装法会使电地暖系统升温快、耗电少。4.分水器前应设置动态差压式平衡阀,以保证在系统参数变化或各支路启闭的情况下,其他支路均工作在设发热电缆计压差下。5.固定发热电缆的钢丝网不可忽略,因为它可以增加混凝土强度,而有些安装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把钢丝网去掉。显然,这会破坏保温层,造成能源浪费。6.由于地暖散热较对流散热高2℃-3℃,故采暖热负荷宜取房间常规计算采暖负荷的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2℃计算。7.地板保温材料一定要选择国标产品。虽然国标产品的价格较高,但其底层采用的是4厘米厚度的保温材料,比普通产品多出2厘米,保温效果好。同时,不要忽视边角保温材料的作用。8.在入户电箱中,应单独为地面供暖自控系统设置空气开关,以方便检修、调试,且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其他电器设备。电气配管设计中应包含地暖自控部分。9.应特别注意在设计选择参数时,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否则会产生气塞现象。10.蓄热层厚度要合适。由于南北方的生活习惯不同,电地暖系统在南方要求即开即热,蓄热层可以薄一点,而北方则要求保温效果好一点,蓄热层要稍微厚一点。

  • 莫望尘 回答数:77 │ 被采纳:0
    2017-10-13 15:26

    如果用传统的回填式地暖,地面会增高6-8公分厚,如果用薄型地暖,地面会增高2.5公分厚;2、无论用哪种地暖,舒适度都比暖气片好;3、地暖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暖气片使用寿命在10-15年;4、薄型地暖比回填式地暖使用费用要低40-50%,但都比暖气片使用费用要低。

  • 小安静 回答数:76 │ 被采纳:0
    2017-10-13 15:21

    热负荷的计算。对于取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很重要,这是设计地暖系统的根本;2、地暖系统的选择。根据房间的情况以及整栋楼的取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地暖系统使用水地暖合适还是电地暖合适;3、根据房间的布置情况设计水暖盘管的布置间距以及电地暖的布置间距;4、根据选择地暖形式的特点进行规范铺设。防止传热不好的情况发生,比如尽量采用湿法铺设,如果使用的是地板,那么需要增加金属导热装置提高传热性能,从而保证地暖的取暖效果!

  • 卟棄 回答数:64 │ 被采纳:0
    2017-10-13 15:16

    1、电地暖系统只能用能为房间冬季供暖,不能提供生活热水和夏季制冷,需采取其它方式的解决。???2、使用发热电地暖系统的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这样使用费用才会很低。???3、设计地面蓄热层时应根据供暖房间的用途和使用规律及需要确定合理的蓄热层的厚度,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适当考虑其对层高和结构的影响。???4、同一建筑中,朝向北的房间比朝向南的房间耗电高,冷墙体多的房间比暖墙体多的房间耗电高,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装功率,保证各房间的供热均衡。???5、同一房间,在铺电地暖系统时,也应考虑门、窗位置及家具等其它设施的摆放位置,合理分布电地暖产品的铺装,使热量最有效的散发出来,在铺装隔热层时,应对墙体与地面的边角进行保温处理,避免热量通过墙体与户外交换,提高热损失,增加运行费用。???6、对于使用率较低的住宅或别墅,应考虑户间传热带来的热损失增加,因此在相邻的两户间的墙壁,应采用隔热墙体,阻止户间传热。???7、对于铺装功率较高,经常有人停留的区域,在安装室温温控器的同时,还应考虑安装地温探头,控制地表面温度,避免地面温度过高给人的感觉不舒适,最舒适的地面温度应为29℃。???8、地面材料最好选择石材、地砖、复合地板,如选择实木地板,要求其含水率必须低于8%(达到国家标准),系统运行时地面温度控制在28℃以下,可以保证地板不变形。????9、设计、安装电地暖系统时,应配置足够的电源容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10、安装电地暖系统前,应对所用的电地暖产品进行绝缘电阻和标称电阻测试,为防止施工过程中不慎损伤电地暖产品的绝缘层,安装电地暖产品前,应进行再次测试,以保证隐蔽后系统正常运行;隐蔽部分应现场绘制隐蔽工程图,以方便用户了解电地暖产品敷设的情况,避免因房屋维修造成系统结构层的破坏。???11、每年进入采暖季系统初次启动,初始升温速度较慢,最短需要3个小时,如地面蓄热保护层较厚,最长可达12小时;此外还要有一个建筑结构蓄热过程,蓄热期一般为一周左右,这段时间的运行费用是正常情况下运行费用的3倍,特别是第一年投入使用,供暖季前交工的新建筑,由于建筑结构中含水量较高、尚未干燥,开始供暖的两周内,耗电量相对较高,第一天的运行费用可达到正常情况下运行费用的5倍以上,以后逐天递减,建筑物干燥后运行费用趋于正常。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我要回答

删除成功!

确定
免费设计
智能报价
建行分期
抢红包

选择系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